各镇(街道)经济发展办(科)、农林牧渔各基层站(所):
根据省、市、区《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资助项目实施和管理办法》,现将2021年度资助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创新理念,注重科技含量,强化管理水平,提升项目质量,以创新农作制度为主线,有机融合农林牧渔副大农业,通过基金会资助项目平台,努力实践与构建优质高产、节本增效、安全生态的新型种养农作模式,扶小扶新扶优扶农业主体,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立项指南:(1)稳粮增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等集中连片区块,实施粮经、粮菜、粮渔、粮畜等种养结合、水旱轮作技术模式。(2)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基于当地的资源环境特点,综合运用粮菜畜、畜禽粮、猪肥果、竹笋畜等农业副产品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3)发展林下经济。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食用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试验示范林药、林花、林果、林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种养技术模式,以短养长、立体经营,创建林下经济万元山。(4)水产高效养殖。利用渔业品种的不同生活习性,进行科学套养、混养、立体养殖,实现水产养殖集约与生态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推广名特优新品种,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5)新品种、新设施。实施与创新农作制度模式相配套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试验与示范。(6)开发利用冬闲田、新造农田和旱粮生产,提升退竹还粮示范效应,发展规模效益农业。
三、申报主体: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规范运行的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公司等;对技术含量高、实施周期长,示范作用大的项目可以由农林牧渔各部门的基层业务站(所)会同业主单位联合申报。
四、申报数量:每个镇(街道)范围内申报推荐的项目一般不得超过3个,非属地化管理的申报单位可以直接申报。项目申报单位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针对当前产业发展瓶颈与技术难点,选准突破口与切入点,在农林牧渔各产业中选择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项目推荐申报。省市项目以农作制度创新与集成配套技术为重点;试行“民办农技推广平台资助项目”。临安本级项目仍以挖掘亮点,培育特色,提升科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试验示范项目为主导。
五、受理程序:申报省、杭州市、临安区三级的农技推广基金会项目,由临安区基金会统一受理分级推荐。
1、项目申报单位要认真填好《杭州市农作制度创新资助项目申报书》和《实施方案》,打印一式三份(手写稿不予受理),经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非属地化管理单位由农业农村局下属业务主管单位签署意见后报临安区农技推广基金会秘书处(钱王街842号103室)。项目主持人原则上要求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在镇(街)的农技人员要有1人参加项目实施小组并承担一项业务工作。
2、临安区基金会汇总申报材料后,秘书处召集有关专家和理事代表对申报项目进行评选,对不符合申报资格和不具有资助价值的项目予以淘汰;选择前瞻性、效益好、竞争优势强的项目,推荐给省市基金会立项资助,余下的项目由本基金会立项资助。被拟定列为资助的项目,经临安区基金会确认后,再填写项目合同书,实行合同管理。
3、申报时间: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16日,申报单位必须按时将项目申报书、实施方案及相关资料送达临安区基金会秘书处,同时将申报材料的电子文本通过农民信箱发至临安区农业农村局苏锡生收,逾期不予受理。
六、本通知发至各镇(街道)经济发展办(科),并在“临安农林信息网”公布,申报单位可以在网上查寻下载或者到所在镇街经济发展办(科)咨询。
秘书处电话:61081577(手机:15267030351 13506817528)
附件:1、杭州市农作制度创新资助项目申报书
2、《××××××××××》实施方案
3、浙江省、杭州市农技推广基金会资助项目合同书